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扎根高原书写初心答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范文博 夏振豪   时间:2023-11-10 【字体:

他,坚守在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一半的地方,用赤诚书写人生的高度;他,扎根基层沃土,忠诚履行使命,用担当锤炼实干的品格……他就是中国铁建大桥局梅帕塘水库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红宝。

从初出茅庐的见习生到运筹帷幄的项目带头人,20年来,管红宝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参建了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水泊峡水电站、金温铁路、两河口水电站复建工程、梅帕塘水库工程等项目。

20年里,管红宝用最实际的行动和最朴素的话语诠释着使命与担当,他先后荣获四川省总工会“优秀建设者”、两河口建设管理局以及成都院总承包项目部“先进工作者”“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

攻坚克难,当好项目建设“领头羊”

10月31日,在平均海拔4100米的西藏那曲市巴青县境内梅帕塘水库项目施工现场,随着一车车土石料倾泻而下,水库围堰龙口缓缓合龙,标志着该水库成功实现截流,全面开启大坝施工序幕。

“算是完成了初步目标。”管红宝虽然嘴上说得很平静,但是黝黑的脸上泛起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赶在明年汛期前将上游围堰填筑至安全度汛标高。”

此时,距离管红宝调往梅帕塘水库项目已过去了整整两年。准备上高原时,大家印象中的西藏有着湛蓝的天空、神圣的布达拉宫,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可到达施工现场后,现实直接给了管红宝和同事当头一棒:稀薄的氧气、强烈的紫外线、复杂的地形……施工中不仅要应对多变的气候状况,还有来自恶劣环境的挑战,更要提防野生动物的袭击。

在低气压、低含氧、高劳动强度的施工环境下,施工人员更易产生高原反应,根本无法安心工作。

“我们的施工人员在上来工作前,都要先休息两天。项目管理人员也是需要提前到岗适应高原环境。”管红宝表示,按照计划,项目现场的施工都是以机械为主,尽量减少人工。此外,他们还通过缩短工作时间、优化班组排班的方式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并在现场配备高反药物、氧气瓶等物资,全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人员的问题解决了,设备问题就又成了制约施工的“拦路虎”。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极易受到高原环境的影响,导致设备的使用效率、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为解决这一难题,管红宝和项目团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对施工机械进行调试改良,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高寒高海拔环境的施工模式,机械施工效率也逐渐达到平原环境下的平均水平。

勇于担当,当好团队“主心骨”

刚上高原,头痛、失眠、呼吸困难一起向管红宝袭来,到现场踏勘时走一段路,说话前都得缓十多秒。有时实在难受,就回车上歇一会,等身体状况缓和一些,他又回到现场继续工作。

“虽然也想慢慢适应,但是工期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在回营地的路上,管红宝会趁着间隙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打赢、打好工程高质量建设这场硬仗?

4月4日,梅帕塘水库导流洞顺利进洞施工;8月2日,导流洞提前20天实现贯通。导流洞开挖时,隧洞地质条件差,全洞处于中风化和强风化岩层,围岩遇水泥化严重,施工难度极大。

管红宝勘探现场(夏振豪 摄)

120天的时间里,管红宝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他带领团队连续几天反复进行现场勘验,多次修改、制定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工法,决定采用“钻爆法+周边光爆+台阶法”作业的方案,并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开挖后及时封闭开挖面,有效解决开挖掉块、锚杆孔塌孔、掌子面松弛变形垮塌等问题,也给现场作业人员吃了颗“定心丸”,确保了工程施工安全顺利推进。

为按期完成大坝截流目标,管红宝和团队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并采取错峰施工的方案,在导流洞衬砌时,同步完成闸室、消力池混凝土等作业,避免了大坝截流前出现工序相互干扰、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为大坝截流的成功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大坝截流采用“单向戗堤立堵、双向进占”方式,戗堤双线进占以右岸抛投为主,左岸进占为辅。管红宝和团队根据索曲河流域特点和现场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截流施工方案,对截流时段、截流方式、截流落差、截流抛投材料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仔细分析,合理选择施工运输设备和运输通道,确保了水库围堰龙口顺利合龙。

以心换心,当好职工群众“贴心人”

梅帕塘村距离巴青县城67公里,交通十分不便。对于项目职工来说,除了要时刻接受高原氧气稀薄的考验,就连平原地区最普通的感冒,也可能会因为错过最佳送医时机,变成致命的肺水肿。

考虑到这种情况,管红宝在项目驻地和施工区配备了多个小药箱,同时,他还安排专人负责药物的采买与发放,并按照时令变化与职工自身实际需求,做好药品的补充与更新。

“虽然药箱不大,解决的也是小病,但对职工来说却是暖心的大事。”该项目职工说起这个小药箱都非常满意。

项目刚进场时,由于高原气压低、沸点低,加上炊事设备的不完善与食品储藏保鲜经验不足,蒸出来的饭常常都是夹生的,菜品也比较单一。为改善项目职工的就餐条件,满足不同职工的饮食习惯,管红宝跟项目书记商量后,决定向全体职工征集食谱,让大家都能吃上可口饭。

“我们这的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能和大家一直并肩作战,真的很感动。”管红宝的真心换来了大家的真心,项目的凝聚力也为施工任务的平稳快速推进添足了动力。

不仅如此,管红宝还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用行动造福藏族同胞。梅帕塘水库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致富工程,为确保农牧民群众从工程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管红宝和项目团队研究后,把一些劳务投入大、技术含量低的工程交给当地的农牧民建设,并尽可能使用当地的建材和运输工具。据统计,从入场至今,该项目累计吸纳当地务工群众36人,使用89辆当地车辆参与施工,实实在在帮助当地群众增收增益。

笃志前行二十载,奋发有为担使命。“来到西藏已经两年多了,在这里,我知道建设西藏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管红宝表示,他将继续和同事们一道扎根雪域高原,赓续红色血脉,用赤诚担当为建设西藏作贡献,为藏区同胞谋幸福。

【编辑: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