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大河文明馆受到国际专家观摩团高度评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昌远 肖育军   时间:2023-09-15 【字体:

国际观摩团到大河文明馆项目参观交流(袁孝永 摄)

“建筑太奇特了,非常有艺术!”“很震撼,可以看出施工难度很大!”9月12日,2023国际生态水文学前沿高级研修班专家到中铁建设西南公司承建的重庆大河文明馆项目观摩考察,来自波兰、意大利、葡萄牙等10余个国家共计20余名代表深入项目参观交流,并对该项目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河文明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执笔设计,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是重庆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的重要项目。该工程以“生态北斗”为设计理念,巧借5座土堆山体环山修建沉浸式覆土建筑群,建筑内部厅廊交织、蜿蜒曲折,“藏”在绿水青山之下,外部通过2栋凸起的建筑与土堆山体形成“北斗七星”的艺术造型,被称作广阳岛“点睛之笔”。

大河文明馆项目工程实景(马昌远 摄)

“建筑本身就是这个颜色吗?还是通过后期粉刷的?”“表面凹凸的线条是怎么形成的?”“这种曲形建筑是怎样施工的?”带着浓厚的兴趣,观摩团一行深入项目世界厅、华夏厅、广阳厅、半室外展廊等区域进行参观,详细听取了项目总工程师肖育军介绍关于项目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建设重难点等方面的介绍。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座整体流线型彩色清水混凝土覆土式博览建筑群、重庆“十大”新型建筑之一,该项目近90%的建筑结构采用异形单曲、双曲及多曲面结构,建筑造型奇特且无规律可循。其中广阳厅高21米,为内外双螺旋渐变上升的壳体结构,宛如一只熟睡在田间的“大海螺”;半室外展廊由伞形柱、开花柱、桃心柱与覆土式连廊融合而成,就像一根根生长在岩洞下的红色钟乳石。

大河文明馆项目异形结构连廊实景(马昌远 摄)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利用三维建模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异形曲面施工,采取“定位盘+背楞+模板”的施工方法,成功攻克自由曲面墙体、双螺旋渐变上升壳体、伞形柱等多种复杂结构施工难题。同时,他们通过40余次反复试验,调试出赭红色生态彩色木纹清水混凝土,创下全国首个赭红色清水混凝土建筑、全国首例木纹肌理清水混凝土建筑、全国首例双螺旋状彩色清水建筑三项国内“之最”。

【编辑:金雨】